衡水市行政学院     衡水市社会主义学院

衡水市情研究2021年第6期 总第215期 申世良 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思考

首页    市情研究    衡水市情研究2021年第6期 总第215期 申世良 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思考

 

 

 

 

6

(总第215期)

 

中共衡水市委党校主  2021712 签发人:郑彦敏

 

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思考

申世良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大力实教育惠民工,有力推动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回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办好让衡水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衡水基础教育取得新的成效、出现新的问题

一是教育事业有新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增数量扩规模、强管理上水平,各县市区和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全部通过省政府义务

 

领导批示:

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提前两年完成省定任务;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连续多年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二是教育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认真实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年),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推进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教育规范提升工程,践六项规范、六项提举措;推进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我市教育信息2.0;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形势,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三是教育公平和保障得到新提升。各类教育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开展消除中小学大班额专项行动;强力实施我市主城区配套幼儿园统筹建设和管理,解决市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断优化,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四是素质教育呈现新亮点。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注重加强以德树人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三位一的德育网络,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但是,新形势对衡水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更加自由频繁,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基础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我市情况来看,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明显,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拿出对策。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形势的发展导致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大量农民携带子女进城就读;再,衡水基础教育声名远扬,更多外地学生涌进市区上学;二是思想认识还需提高,部分民办学校教育功利化、产业化等办学理念还需转变,教育公平、育人成才的办学方向还需进一步明确;三是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问题,比如城乡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民办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参与的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方面有疏漏,均与此有关。四是部分措施不精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改革措施没及时跟上  

二、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 ,转变办学理念

首先,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基础教育蓬蓬勃勃发展起来,衡水基础教育跨上了整体优质发展的平台,为本地、全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我市政府部门及社会力量努力改扩建新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但仍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而且由于外地学生的进入,一定程度挤压了衡水当地学生就学空间。但是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与衡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与衡水基础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以在发展进程中逐步解决的。王景武同志在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做强基础教育品牌,这就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高的站位办好基础教育,把衡水这一金牌项目做大做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其次,端正办学理念,校正办学方向。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树人育人是根本目标,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公平作为价值取向,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多年来,我市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总体上看,办学理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部分环节市场对教育资源起支配作用,部分民办学校追求利益最大化、教育产业化,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初高中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外地生源的名额逐年增加,占比太大,导致本地生选择空间较小。为此,各级办学主体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引,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必须树立树人育人的根本目标,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调整和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1、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威

教育主管部门负有基础教育的管理、引导、督导、检查等职权,增强我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作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学校准入、年检年报、重大事项管理、学校招生、办学规模等方面的监督管控,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公办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监督规范,对于减少防止基础教育领域的乱象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

中学教育阶段,加快探索成立高中、初中教育集团。首先,对主城区内教学质量较好的初中学校,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学校办学理念和经验,挖潜扩容、改造提质,吸纳其它市县区内力量薄弱的公办初中、民办初中加盟,组成初中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和辐射推广,同时提升初中学生素质,减少高中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对外来生源的过度依赖。其次,以衡水中学、衡水二中分别为核心成员校,吸纳各县市区力量薄弱的公办高中加盟,成立教育集团,集团内紧密合作,实现资源与师资共享,管理人才与师资队伍顺畅流动,打造更多优质高中学校,推动衡水高中教育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教育阶段,可比照中学教育模式,在小学中选出教学、管理等方面较好的学校,向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确立适合衡水的小学教育模式,实现统一教学和管理模式。

(三)加强基础教育的管理工作

1、选好中小学校长,发挥校长的统帅灵魂作用

中小学校长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既是学校阵地的指挥官、师资队伍的建设者,也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实践者,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非常关键。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一长两办学模式改革、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制度县管校 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城乡间、校际间校长教师合理流动。

2、多措并举解决外地生与本地生之间矛盾

近来我市围绕规范办学行为、消除大班额、严格民办中小学审批、严控大规模民办初中招生计划、推进幼儿园普惠制整治、开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等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绝大部分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是外地生与本地生之间矛盾仍需高度重视,需要多措并举认真解决。一是进一步规范民办小学、初中和高中招生行为,尤其是对招收外地生源严格明确条件,抬高门槛,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录取。二是坚持依法依规在外地开办民办初中、民办高中,将外地生源留在当地,以免给衡水本地引来矛盾。三是采取灵活措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引导部分学生进入职教中心、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学习,减少高中招生压力。比如减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学费、给与家庭优惠政策、毕业推荐优厚待遇的工作等,引导部分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

3、解决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师资问题

首先,探索实行城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市市区和县城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农村教师编制过剩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基础教育发展。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尚未推开之前,如何进一步盘活我市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借鉴河南省濮阳市经验,多措并举,广泛调研、摸清基数,由市教育部门对全市教师编制总量统一掌控,市县、城乡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教师编制和教师岗位,推动教师合理流动。

其次,探索实行其他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动态均衡优质发展的师资分配机制。除实行校长任期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还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优秀校长、教师送教下乡,建立名师下乡激励机制。二是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比如借鉴湖南省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经验,全面提升农村师资力量。再如针对农村缺乏部分学科教师状况,实行巡回教学制,即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集中调配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在县域内实行走动教学。总之,要通非同寻的改革力度,将教师现死编放开搞活。

(四)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果

多年来,我市基础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造成一些青少年心理压力较大、心智不健全,甚至出现极端的现象。虽是个案,也提示我们仍需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建设。

一是完善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政府为主导,家庭、社会与学校相衔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建设、成果共享、服务学生,将德智体美有效落实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二是构建大中小幼立德树人一体化机制,尤其是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根据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从我市市情实际出发,结合我市历史文化传统及红色文化传统,加强德育的改革与创新,比如桃城区西滏阳小学自编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滨湖新区孙敬学堂以衡水古代儒学先孙敬为楷模、倾力推动少儿学子知礼明孝游学,都值得借鉴推广与扩展。

三是在基础教育内容上进一步充实教学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和内容,合理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做到大中小幼各学段德育的有效衔接,进而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互补相成、螺旋上升的整体德育体系,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心素质、培养奋斗精神、培育综合质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搞好我市思政课教育,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我市可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建立合理实用的选配机制,严格把好思政课教师招聘入口关;建立学做结合的培养机制,大力推进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内容的思政课教师培训,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社会实践;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安排思政课教师成长专项资金,对取得省级以上教学大奖赛或其他同类型比赛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021年10月26日 08:54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