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行政学院     衡水市社会主义学院

衡水市情研究2021年第10期 总第219期 母剑侠郭志恩 衡水市推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思考

首页    市情研究    衡水市情研究2021年第10期 总第219期 母剑侠郭志恩 衡水市推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思考

 

 

 

 

10

(总第219期)

 

中共衡水市委党校主  2021712 签发人:郑彦敏

 

衡水市推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思考

母剑  郭志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主阵地,社区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社区的执行者,也是社区公共事务与政治生活的主要领导者和广大社区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推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如何应对社区基层治理结构的新变化,解决社区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之间互融、互促问题,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领导批示:

一、衡水市推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推进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优化组织体系,构建了城市党建新格局

我市在社区创新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全面统筹、整体推进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促进社区治理全面进步。一是创新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如我市桃城区创+模式,构建起以街道党工委为统领,社区党组织、驻区党委党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协调联动1+3组织体系,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队伍为补充、社区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推进社区党组织全覆盖。围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的总要求,推进党组织向新建小区、老旧楼院、商务楼宇、商圈市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等领域延伸覆盖。三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按因地制宜、方便管的原则,200户左右为单位,把我市社区划分为2000余个网格,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员,一般由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热心人士担任。确保社区中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实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的无缝对接。如桃城区桥东社区发挥自身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积极开党员进社区、同绘一张活动,辖区内党员,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小区改造等议事协商、献言献策活动,打造党建引航、党员领联动品牌,进一步激发社区活力,提升辖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社区变得更有温度。

(二)推进互联互动,完善了多元化的治理体系

坚持实施党建共建机制,打破驻区单位、垂管行业、街道社区壁垒,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体系。通过完善社区民主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社区听证会、社区微信群、社QQ群等多种协商民主载体,健全社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不断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如桃城区福苑社区坚党建引领聚力、多元主体联动、服务品牌共的发展思路,实行党支部、业委会同频共振,党建+辐射红色业委会+物业企的管理模式,基本形成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和综合服务六位一体,一核多元、携手惠民、合作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三)有效整合资源,构建了社会化的平台载体

充分利用社区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相间的特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整合社区内服务资源,增强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能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市15生活服务圈全部实现。各街道及社区建立起了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党群服务中()、居民服务网点等,有效整合了各类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资源,向上对接政府和社会各项服务,向下承接居民各类需求。二是推动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机联动。在我市多个社区中,建立起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其8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制定了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实现了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在社区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局面。三是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打智慧社,推互联+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运用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构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如我市路北街12349便民服务呼叫中心、福苑社E智能服务平台、遍及每个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查询信息、预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便民服务和政务服务。    

(四)创新方式方法,打造了精细化的服务品牌

坚持党建为民,开展社区服务品牌创建,不断扩大党建惠民成效。如桃城区根据实际情况,在组织设置、功能定位、党员管理、服务群众、运作保障等方面,按一社一特色、一居一品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组织各街道深入开展党建示范区创建活动,创建了一批学习型、文化型、服务型、平安型特色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观念上,对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社区党组织并没有对社区党建形成正确的认识,普遍存在着视野不宽、理念不新的问题,在党建工作中只是就党建论党建、谋党建,难以有效融入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居民自治中去。有的社区没有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基层,没有真正落实到社区治理中,没有真正体现到百姓生活中,只停留在表面宣传上,缺乏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党建与社区治两张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在体制机制上,社区基层党组织统揽各方的联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顺畅。虽然我市构建起了以街道党工委为统领,社区党组织、驻区党委党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协调联动1+3组织体系,但由于层级高低不同、关系互不隶属、涉及领域不同、相互比较封闭等特点,导致联系难、共建难,驻区单位不积极、不热心等问题,特别是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弱化成为突出瓶颈问题。

在职能定位上,社区党建与行政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厘清。随着社区的快速发展,社区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工作范围不断拓展。社区党组织工作量明显加大,无法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党务工作上。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党务工作者承担过多的工作量,除了党建服务外,还要包括各类民生服务等。此外,社区党组织还要完成政府职能部门下达的临时性、随意性的工作。这些都严重影响到自身建设,使社区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难以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

在领域覆盖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拓展。衡水组织党组织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随着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非公经济的发展,社区党建工作还有不少盲区和空白点组织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服务力量上,社区党建创新服务能力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社区党组织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与社区居民利益主体的需求相关度不高,导致工作不具有实效性,无法具体落实,甚至付出了较大的财力物力,却得不到社区居民的认可。

三、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行动才能跟进。推进城市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必须要切实认清社区基层党建的重要性,理清与社区治理的关系,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社区党建是社区治理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社区党建可以通过发动社区主体,积极投入到社区治理当中,提升社区治理的活力和动力,增强社区治理的效果,提高社区群众的社区满意度。而社区治理的运行过程就是通过各种行政渠道开展群众活动,最终实现社区的安定团结和保障社区群众的公共利益。因此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具有融合一致性,有必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社区治理始终,并通过探索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新思路、新办法,防止和克服社区党建和社区治两张的现象。

(二)推动力量下沉,聚焦主责主业

推进社区党组减负增。一方面,减就是指进一步精简社区事务负担,完善社区事制度,明审批程序,全面清理各类证明,控制社区业务总量,落实职能部门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并定期清理社区事务清单,防止反弹。另一方面,增就是指推进上级部门的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向社区下沉,社区党组织作为主渠道进行落实;此外,社区党组织可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如错时延时、坐班值守、预约上门等服务,把群众关心的事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感情。

(三)推进共建互补,凝聚治理合力

推进共建互补,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打破行政隶属壁垒,这就需要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一是把辖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聘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实现交叉任职。二是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工作通报会、研讨会等,将不同级别的驻区单位的党组织整合起来,针对社区事务开展协商议事,总结经验,破解难题。三是推动资源共享。社区和驻区单位职责任务各不相同,但宗旨使命都是为人民服务,以服务群众为共同追求和价值取向,因此要找准利益共同点和互动结合点,使社区、驻区单位在相互受益、共同发展中增强共建互助的内在动力,增强共建互补的成效。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搭平台、给资源、立机制,让驻区单位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让更多的百姓理解和支持驻区单位工作,促进驻区单位工作更快更好开展;另一方面驻区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从人才、技术、物资、资金、教育、阵地等方面,帮助社区党组织解决无法破解的民生大事、发展难题,让社区在共建互补中得到实惠。

 

4.       增强服务功能,构建长效机制

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以人为本,根据社区发展需要、群众需要,开展全方位、广覆盖、有重点、有区分的社区服务。一是畅通沟通渠道。通过民主议事、分类理事、公开评事等方式,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和驻区单位进行融合,把居民反映的问题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在社会治理说得上管得成。二是精准服务。针对社区居民需要,开展各类型服务。不同类型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居民需求。例如,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可以针对老年人需要较多的医疗服务、文体活动,成立医疗小分队,一对一给全体老人建立档案,提供专业化服务。在小区中建立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基础设施,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而在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较多的社区,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义务补课等服务,减轻年轻人的压力。三是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深化在职党员到基双报到、双报制度,按需设岗,根据党员的特长,将其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使其服务效能实现最大化。分类考核,将党员的服务与党员的考核结合起来,以此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最大化地调动广大党员服务的积极性,以保证服务的长久性。

(五)提升待遇保障,打造专业队伍

一是积极探索社区书记纳入专项事业编制管理机制。经过规定程序,将工作一定年限、表现优秀的社区书记,纳入事业单位编制,对于特别优秀的纳入街 (乡镇)后备干部人选,对暂不符合事业编制条件的优秀工作者,可享受事业人员工作待遇,使他们拥有尊严。二是加大对社区党建干部的培训力度。特别是针对社区治理创新、党务工作基本要求、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注重发挥优秀社区书记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社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使他们拥责任。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基层财力支持,健全社区工作经费实行与地方财政同步增长机制。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均达到全市社会平均工资以上,并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热情,使他们拥获得

 

 

 

 

2021年10月26日 08:54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