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情研究2021年第15期 总第224期 伊东明 董园园 关于衡水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第15期
(总第224期)
中共衡水市委党校主办 2021年11月2日 签发人:郑彦敏
领导批示: |
一、衡水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一)减贫任务全面完成
为了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市科学制定年度减贫计划,签订脱贫责任书,实行科学有序退出。一是精准建档立卡,对全市农村户籍人口开展全覆盖式的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二是开展结对帮扶,选派1001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组织13800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和兜底保障扶贫,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危房改造。四是建立贫困退出制度体系,每年进行抽查验收,确保退出结果真实。经过八年的努力,我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1.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二)扶贫产业带动农户收入大幅增长
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扶贫资金与惠农补贴政策,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带动农户收入大幅增长。如蔬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350万亩,发展扶贫奶牛养殖基地55家,肉鸡、肉鸭养殖小区50个,生猪养殖存栏127.8万头。通过产业带动,2016年以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20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68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2%)1.1个百分点。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全市100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4通5有”: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通光纤宽带和4G网络信号覆盖,有硬化、亮化、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服务中心和卫生设施。2016年以来,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1923.2公里,全市乡镇通达率和行政村通达率均达到100%。同时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截至目前,所有农村均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62.8万方,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3782个村,入户道路硬化1365个村,更换维修新装路灯5.6万多盏,村庄绿化面积12.7万亩,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有序,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衡水市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脱贫基础不够稳固
一是扶贫项目类型较少、同质化严重。虽然我市在扶贫工作中,建立了“3+X+1”产业扶贫模式,“3”即:菜链、牛链、禽链三大扶贫产业链条;“X”即: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实施阜城高粱、武强乐器、故城中药材、深州林果、安平白山药等扶贫项目;“1”即:光伏扶贫产业。但是调研发现部分县市区的扶贫产业主要集中在种养殖业和光伏扶贫项目,而带动作用突出的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方面的项目仍显不足。二是产业融合度不够。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产业链条短、业态不丰满、产品附加值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三是市场化不足。部分扶贫产业过度依赖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的社会资源、人脉资源。甚至,不少扶贫产品主要依靠政府采购和干部人情关系认购。四是贫困户参与度低。调研发现有些扶贫产业,贫困户参与的很少,即使有参与,也只是参与其中的种养殖,没有真正让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实现家庭持续增收。
(二)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部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乡镇文化站利用率低,乡镇、村缺乏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部分农村打麻将、玩扑克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二是农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诸如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比排场,封建迷信、赌博之风、子女不尽赡养义务、不孝顺老人等不良社会风气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的价值观。
(三)生态宜居建设有待加大
一是因部分干部存在绿色发展理念缺失与能力欠缺问题,导致一些扶贫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二是农民参与度较低。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例,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参与意识不强,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脱贫攻坚围绕贫困户解决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安全饮水工程,围绕贫困村出列而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同乡村振兴方向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永久居民点的规划衔接缺位、错位现象突出,存在“两张皮”现象。
(四)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个别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领导乡村治理的作用弱化;个别党员党性修养不强,初心使命意识薄弱,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一些村干部在涉及利益问题上存在优亲厚友现象,村民在公平正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治理主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加剧,许多农村出现村庄“空心化”现象。本该成为乡村治理骨干力量的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青壮年人群流向了城市,导致治理能人“缺位”。三是部分地区村民参与意识不强,自治水平不高。
三、实现衡水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维方式,开启全面乡村振兴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到固富、从帮扶到互利、从产业到兴业、从迁入到融入、从物质到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转变思维方式,从“脱贫后”思维转向“后脱贫”思维。“后脱贫”思维是一种起步性思维,从“脱贫”到“后脱贫”,意味着农村社会的整体性飞跃。一是不能只注重“硬件”不重视“软件”,把乡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画等号,忽略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二是不能只注重“面子”不重视“里子”,只看重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忽略精神境界的提升。三是不能只重视“外力”忽略“内力”,一味等待争取更优惠的帮扶政策,忽略农民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四是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乡风文明的培育,忽略基层组织建设等。要激活“人”“地”“钱”多元要素实现乡村协调振兴,要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个维度实现综合振兴,要实现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全面振兴。
(二)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一是用好扶贫资金,农村基层干部要敢担当、心系民、谋创新,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选准产业,围绕打造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的目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如高粱、玫瑰花、金银花种植等。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户享受产业链增值收益。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三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鼓励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经营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使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阜城县探索出来的“借地托管+带苗入社+抱团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值得大范围推广,该模式用活了扶贫资金,壮大了产业规模,让无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有了产业,实现了合作社与贫困户双赢。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做好技术服务,实现产销对接。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加强科技兴农、智慧兴农,围绕种、养、加、销关键环节,为农户提供育种育苗、田间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尤其在销售环节,要按照“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的思路发展订单农业,可以深化与北京新发地、中化、京东等集团战略合作,以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收益更稳定。如武邑县京东“跑步鸡”电商扶贫模式,利用京东平台强大的销售优势,瞄准高端市场需求,实现线下生产,线上销售,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了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动能。
(三)培育人才队伍,实现扶贫“尖兵”到人才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之一在于人的振兴、人才的振兴。一是要选好配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增强工作“动力”。牢固树立重实绩、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一线识别、培育和选拔使用干部,通过考核把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提拔重用做为实实在在的抓手,推动扶贫干部向振兴先锋转型。二是要培育培养新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利用好国家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比如高职院校、党校、农广校等平台,尽快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三是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各类发展扶持资金。通过“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方式,引导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吸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建设文明乡风,实现从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在乡村振兴开启时,要继续发挥好文化的引领作用。一是依托衡水市“大儒之乡、董子故里”的文化旅游名片,充分挖掘利用董仲舒文化资源,走文旅融合之路。如挖掘董子养生思想,开拓康养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的有平原特色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二是要着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挖掘和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小镇和文化产业特色村,如闾里古镇、周窝音乐小镇、侯店毛笔小镇、安平红色文化小镇等,着力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发展动力,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三是弘扬全国文明村阜城县刘老人村的勤俭文化。如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严格红白事烟酒、宴席标准、礼金数额等,营造勤俭之风。积极倡导孝德文化,通过设立孝德榜,评选孝德模范,形成尊老爱幼、子孝孙贤的社会风尚。
(五)培育生态农业,实现从生态扶贫到生态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环境衔接在于生态振兴,要立足农村的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振兴促进宜业、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二是通过生态振兴,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如阜城崔庙镇张家桥村搞得秸秆回收、肉牛养殖、牛粪处理、冬桃种植实现了农业内部的生态循环产业链。这一循环农业模式在全市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四大提升工程,稳妥推进“空心村”治理,建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美丽宜居乡村。
(六)完善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治理有效的组织保障
党的领导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和保障,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汇期,要继承和发展“党建促脱贫”的优秀做法,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放在首位。一是要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干部专职化、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一选两聘”模式,实施“能人引领”工程,选拔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提高贫困村致富能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比例。二是要深化拓展服务载体,全力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筑扶贫堡垒、做致富先锋”和“三创三联三带”等活动,积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推行“支部+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支部+产业基地+‘三变’”等多元党建扶贫模式。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班子,为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基础。
(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涉及多部门、多层次、多属性问题,科学合理的政策保障机制对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一是随着“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要顺应形势任务变化和目标要求转变,及时调整优化原有的组织领导、工作体系、资源配置、政策措施等,将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逐步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平稳转换。二是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依托“区块链”和“大数据”,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三是过渡期内,要做好财政投入政策衔接,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结合财力实际,合理安排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同时,抓好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支持政策衔接,协力推动我市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行稳致远。